毫无意外,光看这质量,入展妥妥的,拿奖也是妥妥的,就是不知道最后会是什麽名次。
据说这次中青杯,有意缩减获奖一二三等奖名额。
不过对比其他优秀作品,眼前这幅丝毫不逊色,是有望争夺一等奖的。
回到参赛作品内容,只见纸上写的是——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
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
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
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这一内容,选取的是杨慎《廿一史弹词》里的《西江月·说三分两晋(其一)》。
就是写「滚滚长江东逝水」那个杨慎。
陈景乐这次没有用行书,而是走的草书路线,或者说草行。
行书有真行,草书自然也有草行。真行近似真书而纵于真,草行近于草书而敛于草。
最⊥新⊥小⊥说⊥在⊥⊥⊥首⊥发!
他的草书,是先学毛体,再学张旭丶怀素,后溯二王。
讲究一个直笔劲书,恣肆挥洒,线条奔放,动感强烈。
这次参赛写的《西江月》,想尽量让作品风格与书写内容相契合,于是走的稍显狂放的草行风格。
卷面望上去,气势扑面而来,任谁看了都得瞪眼。
这就是草书的优点了,章法自由的基础上,呈现了无与伦比的艺术表现力和情感张力。
陈景乐很少写草书。
毕竟他的客户受众大部分审美,都停留在普通人范畴,而草书由于字形太简单,彼此容易混淆。
草书发展,可分为早期草书丶章草和今草三大阶段。
早期草书起源于秦汉,章草大致形成于西汉宣丶元之间,兴盛于东汉丶三国及西晋,今草则为东汉张芝所创,由东晋王羲之发展完善。
到唐朝,草书已然成为一种书法艺术,因此演变成为「狂草」,作为传递信息工具的功能已经减弱,成为一种艺术作品,讲究间架丶纸的黑白布置,是否让人能认清写的是什麽,反而不重要了。
特别是唐代后的狂草,主打一个笔势连绵环绕,字形奇变百出,更偏向于艺术性,而非实用性。
而到近现代,草书的特点,更常见于点划结体,使转和用笔,皆吸收从古到今各书家的优点。比如王羲之书体中学一些,王铎法帖中取一些,再比如祝允明丶孙过庭等等,最终演变成自己风格,任意发挥,洒脱自如。
若论草书成就最高者,莫过于张旭跟怀素。
张旭是狂逸而不逾矩,章法有度;怀素则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
二者都是能让人很直观地感受到美感的存在。
这样的草书,才配称得上艺术啊!
反面例子就是北宋丞相张商。
其人英喜好草书,但水平又一般。某日偶得佳句,连忙奋笔疾书,回头让他侄子帮忙誊抄,侄子抄到字迹怪异之处,就好奇问这是什麽字。张商英看了半天,没认出来是什麽字,当即责怪道:「你怎麽不早点问,搞得我都忘了自己写的是什麽。」
你别说,即便是现代,这样的人也不少,个个自诩狂草大家,实则写得跟鬼画符没什麽区别。
归根究底,是太过追求墨色浓淡跟笔画粗细。
笔法自然,章法自由的同时,不失法度,才是草书创作者该考虑的,而不是哗众取宠故意写丑。
创新可以,但不是所有的创新都有价值。
陈景乐想着,既然是参展,那麽偏艺术性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
于是便尝试着走草行风格。
当时状态不错,只一遍就写出了满意效果,直接打包寄出。
名次什麽的,不做期待,只要能入展就行。
毕竟是第一次参加国展,不知道其他参赛选手什麽水平,就当试水了。
他的人生态度向来如此,不管做什麽事,都会认真去做,但是会把期待感尽量降低。
因为一旦抱有期待,就容易患得患失,特别是结果不达预期,难免失落,这样有损心神。
是过程更重要,还是结果更重要,每个人都有不同想法。
……
李文卉这几天逐渐适应并跟上陈景乐的节奏。
即便是户外四处跑那两天,都没有掉链子,累倒是不累,就是每天都会被问很多问题。
而提问者不是别人,正是表哥陈景乐。
遇到各种情况,陈景乐都喜欢先问她什麽看法。
当然,她的看法不重要,毕竟一个高中生丶准大学生,能有什麽过人见解?
关键是陈景乐想听她说,或者说考察她的思维能力丶认知水平。
李文卉一开始还支支吾吾,扭扭捏捏,后面得到陈景乐孜孜不倦地鼓励后,逐渐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即便说得不好,也不会受责骂。
陈景乐对她称得上耳提面命,简直是手把手教她做人做事。
李文卉对此心里是很感激的。
她觉得乐哥变化最大的,并不是外貌,而是思想。
之前她在外公外婆家住丶在这边读书的时候,虽然很优秀,但没有那种跟旁人相比出类拔萃的感觉。
然而现在不一样。
她能很明显感觉到,乐哥在看待问题的角度丶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等方面,比原来强太多,比她接触到的任何人,包括之前学校里那些厉害的老师,都要强!
已经不是常人能比的。
有点像那种看透世事的哲学大师,他说的每一句话,都富含哲理,让自己这个才高中毕业的准大学生恍然大悟,如当头棒喝。
光是这几天学到的东西,感觉比过去十几年学到的都要多。
毕竟之前更多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而现在陈景乐教她的,是社会上是整个人生都适用的道理。
后者如果没有人教,光靠自己悟,她感觉起码得到大学或者大学毕业才有可能悟出来。
除了给陈景乐当小跟班外,李文卉还有一项任务,就是辅导陈绮云期末复习。
陈绮云的变化也很大。
在李文卉印象中,她之前可是大懒蛋来的,每天就想着看电视玩手机,然而现在成绩都来到年级前三了,而且是坐二望一的水平。
进步惊人。
说是辅导,其实需要她做的不多,顶多陈绮云有什麽不懂的,稍微向她请教一下。
显然陈绮云的变化,是受乐哥影响,而陈绮云的回答,也证实了她的猜想。
李文卉很羡慕陈绮云,对方比她幸运多了。
要是自己能在高一高二时候,也像陈绮云那样,跟在乐哥旁边学习,接收他的辅导,说不定高考成绩还能多几十分。
除开这些,最让李文卉高兴的是,帮陈绮云辅导完功课后,能吃到乐哥做的饭菜。
这让吃惯学校食堂的她,惊为天人。
简直神仙美味!
一想到陈绮云几乎能天天吃到,就更羡慕了。
再就是大嫂李北星,这位长得跟仙女似的,气质又温柔典雅的大美女,相处起来并没有想像中的那麽难。
相反,比一般人容易相处得多。
家境优渥,但没有半点架子,而且对她跟陈绮云俩人很是大方,周六直接带她们去商场各种买买买,教她们怎麽护肤怎麽穿搭。
一圈下来,每个人手上都提着各种大袋小袋。
李文卉头一次觉得自己不像是来打工的,更像是来享福的。
「准备一下,下午我们再去做个实地考察。」
等李北星带着两个小豆丁回来,陈景乐对李文卉说。
「好的。」
李文卉忙不迭点头:「这次是去哪里?」
陈景乐微微一笑:「今天就不下乡了,去公司的线下实体店看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