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要抓人了(1 / 2)

寒霜千年 一片雪饼 4121 字 1天前

第138章 要抓人了

今日,是关于琅琊案的第二次朝会。

但众人的注意力,还有一半分在了孙谦身上。

不过这件事情,得有人提出。

不然只是区区一县令的年终述职,不可能放在朝堂之上,让这全天下大佬中的大佬们,为此讨论。

而在今日,冉进也上朝了。

赵湘和赵伦,依旧是不在。

毕竟赵湘的处置,还是得等宋时安和六殿下出来后,再行决定。

「上一次的琅琊案,继续吧。」

皇帝轻描淡写的说完后,记事参军站了出来,主动的回报导:「陛下,经过这些天的核实,琅琊调兵案中,随行的军官,并未有人劝谏过六殿下。」

这番话说出来,虽然百官没有直接把失落写在脸上,但确实是气。

先前陈可夫的建议,要彻底推翻了。

按照欧阳轲的理论,现在已经不存在纯功与纯过了。

但实际上,参军在调查中发现,并非无人劝谏。

还真的,有一个人出来阻挡了。

秦廓。

但经这麽一查发现,竟然牵扯到了皇帝一一圣上手谕。

因此,这个机密就被赶紧的压了下去,所有问话的人员,还互相做了监督和警告,把这件事情给堵住,绝对不能泄密。

没有人不让查,但绝对不允许查到皇帝身上。

而秦廓不让说的话,那就真的一个劝的人都没有了。

「那到了朔风之后,那些将领,官员,何人劝过?」皇帝又问。

「回陛下。」记事参军回答道,「也没有一位官员劝过。」

「冉进,你呢?」

皇帝看向这位从朔风归来的勋贵子弟,对起了帐。

「回陛下,末将失责。」

单膝跪地,双手握拳,再进背上了这个锅,

不过他也真的没有劝谏,也就跟殿下说出了一些自己的犹疑,

「好啊。」

皇帝笑了,看向百官,尤其是那些武将:「所有人都知道这是错的,但没有一个人说话。是真的,都想着赢了归自己,输了归宋时安。还是说,打了败仗后心气全没了,只希望能够活着就够了?」

这一番对其馀官员的批评,让这里的百官,集体的下跪低头,陈恳接受。

大虞的风气,彻底糜烂了。

刚直不阿的人,不复存在了。

剩下的,全都是没有信念的贵族以及子弟。

「禁军的,琅琊的,还有朔风的,所有的官员加在一起,有多少?」皇帝问。

在翻看后,记事参军回答道:「回陛下,武将文臣,所有有品级的,总计九十四人。」

肃然的,皇帝决定道:「这九十四人,全部降职一级,罚俸一年。」

这句话,让在场所有的官员,都感到不寒而栗。

如此大手笔,好久都未见过了!

皇帝他虽然老了,但脾气依旧大。

陈可夫不是说其馀人是听从命令,履行职责,所以要原谅吗?

皇帝现在不搞你这套法不责众。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而这个大手笔一出来,宋时安的罪,那就不可能大了。

毕竟献祭了足足九十四名官员的仕途。

宋时安个人的罪责,要由集体的同罪进行分担。

「包括你,冉进。」皇帝直接点名。

冉进再次行礼,接受惩罚:「是,陛下。」

「除了大理寺,宗人府那边,也在审理六皇子。」皇帝警向一旁,「念。」

于是,喜公公便将宗人府那一边的认罪书当众宣布朗读。

听罢,群臣都有些惊讶。

虽然他们都预感到了,皇子那边也不会甩锅给宋时安,但两份认罪书截然不同,也实在是让人难以置信。

完全是反的。

除了公开的那些,其馀的基本对不上。

难道两个人回之前,没有对过吗?

不对,如果对了之后,就是要这样做,那问题就严重了。

六皇子先前说过,一切归他,可现在,又让宋时安搞出这种口供截然相反的事情,说明他『认罪」的心不诚,反倒是有些野心当然,那是皇帝的家事,跟他们没关系。

「众爱卿以为如何?」

皇帝这样问,怎麽会有人敢说呢。

哪怕真的有意见,也不可能这个时候被钓鱼。

于是,他向大理寺少卿询问道:「汪大人,这种时候,该如何算?」

汪辰心一惊,而后道:「回陛下,按理的话,还得再审。」

「再审如何审?」皇帝问道,「两个人都承认了罪责,是要让他们不承认吗?」

「这确实是罕见。」

汪辰也陷入了纠结。

在古代,为什麽会有屈打成招这种事情呢?

因为一个案件,需要有人对此负责。

只要有人能够让这个案结了,那对于搞刑名的人来说,工作就结束了。

对于大人物们,是真的没有人在乎真相到底是什麽。

可现在,出了个什麽奇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