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响这第一枪,接下来的路就会好走很多,他的清禾娱乐,才有真正立足的根基。
几个月过去了,清禾娱乐的艺人基本上都没太多活干,很多公司不太敢要,他自己也没多少戏,短期内还好,时间一长,公司离倒闭不远了。
然后就是音乐,《全能歌手》这种节目,乍一看还行,实际上看点不足,容易审美疲劳。
要想把音乐发展起来,把垃圾口水歌的市场夺走,就得有高质量的节目,任重而道远啊。
许清风开始写计划了,《少林足球》优先级排第一,这玩意得宣传。
东超联赛就是最好的宣传阵地,每轮比赛二十多万现场观众,七八轮搞下来,上百万的观众。
这些人本来就爱看足球,如果能吸引过来就是基本盘。
于是东超联赛各个主场,都出现了《少林足球》的宣传物料,什麽海报易拉宝啊,立绘板啊,
不求有多深印象,主要就是刷个存在感。
东超联赛是一方面,还有一个主战场就是闪映。
这部电影有闪映的投资,还有魔都卫视的投资,基本上是一荣俱荣的的局面。
一损俱损是不可能的,他们的体量,一部电影扑街基本上影响不大。
另一块宣传则是海外,还在宣传,一方面是闪映海外版,一方面是足球职业联赛,比如英超。
史蒂夫等人来看过东超以后,对这里的足球气氛十分眼馋,同时也对《少林足球》很感兴趣,
甚至愿意购买版权在比赛前播放,
这样一来,海外的的宣传也就有了立足点。
要知道当年星爷这部电影在海外票房3500万美元,国内才700万美元,虽然有这部电影没能在大陆上映的原因,但海外的火热可见一斑。
当年《少林足球》海外是买断制150万美元买断版权,3500万美元票房跟星爷没有一毛钱关系。
这也导致制作方出品方都出现了巨大亏损,这种错误许清风是绝对不可能犯的,他宁愿不在海外上映也不会卖掉版权。
时间一天天过去,暑期档的争夺也逐渐变得激烈起来。
在各个黄金档期里,春节档潜力最大,出爆款的机率最高,是最强档期。
春节档观影基本上都是全家出动,所以比较适合轻松愉悦向的电影。
然后就是暑期档,6-8月份,时间长,横跨上个月,主要观影群体是学生,这个档期的电影,
最好要酷和帅,以青春片丶动作片丶大片为主。
虽然在爆发力上暑期档比不上春节档,但是胜在周期长,好的片子有足够的发育时间,口碑只要起来了,就是一波起飞。
从七月份开始,暑期档电影的竞争也进入了白热化。
网上,已经有人做出了「暑期档热门电影」名单,这些电影都是八月份上映的,都是《少林足球》的竞争对手。
许清风仔细研究了一下名单,从主演名单上看,那叫一个群星闪耀,什麽影帝影后一抓一大把,只看介绍的话,《少林足球》在这些电影面前都是弟弟。
最热门的当属宣传了足足一个多月的电影《千里送荔枝》,这部古装电影光是主演中就有两个影帝,一个影后,还有一群比较火的演员。
许清风看了一下,《千里送荔枝》是8月3号上映,基本上是《少林足球》的直接竞争对手。
从预告片来看,主角是唐朝人,接了一个大活,要从千里之外运送荔枝,情节比较搞笑,应该是最大的竞争对手。
第二部叫《我行我就上》,也是影帝出品,姜斌自导自演,据说是精心打磨了多年的自呕心沥血之作。
这导演比较牛逼,同时也比较傲气,一直认为作品质量比宣传要重要。
相应的,因为过去的口碑还在,所以宣传力度就小了很多。
第三部《少女杀人事件》,一看就是悬疑类的,同样集齐了当红小花和老牌影帝的阵容。
不过悬疑片嘛,拍的好也很难有多炸,拍不好就是一扑到底,连抢救的机会都没有。
前前后后十几部电影,《少林足球》排在了第八名。
相比其他电影,《少林足球》阵容简直就是弓版阵容。
导演导演没人认识,演员演员也不出名,而且还是华夏电影中最不被看好,最难出成绩的体育类电影。
之前桌球实力那麽强,又是请影帝又是要扶持,拍出来的电影照样扑街。
什麽篮球丶排球,登山丶跳水之类的,都拍过了,没用,票房一拉再拉,评分更是屡创新低。
久而久之,体育类电影,除了相应政策号召,蹭主旋律的热度,基本上没人愿意拍。
就是拍出来,也是靠着政策续命。
《少林足球》是什麽鬼?功夫加足球,更是公认的没搞头,都要不是有许清风自带话题,这电影连榜单都上不去。
即使如此,能够排在第八名有大半都是冲着许清风的人气评的。
时间一天天过去,《千里送荔枝》开始了预售,首日预售3000万,成绩还不错。
《我行我就上》预售票房明显不及预期,只有1000万出头,姜斌为他的骄傲付出了代价。
现在这年头,电影名字是个很重要的宣传口,就这破名字,绝大部分人看第一眼就会划走,连讲的是什麽都没兴趣看。
影帝姜斌,似乎万人生遭遇滑铁卢了。
《少女杀人事件》预售也拉了大垮,预售票房500多万,很明显没什麽希望了。
十几部电影,从预售开始就出现了差距,而《少林足球》的预售反而还不错。
首日预售达到了1000万,这个数据没引起什麽浪花,
这可是许清风!
预售一千万算个屁啊,都是冲着他人来的,具体后续如何,还得看首映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