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红巾军合流(2 / 2)

他自己就是家传的白莲教首领之家,如今自己家若是能扩展到众教之首,也是一个极大的跃升与进步。

明王说的对,那张三丰都那麽大的年纪了,还能活几年?

先跟着张三丰学习一段时日,等到他挂了之后再接手想明白了的韩山童,当即向着林道行大礼。

「谨遵明王法旨!」

林道真没骗他,若是他韩山童真能比张三丰活的更久,肯定让他接任。

前提就是,他韩山童能比张三丰活的久。

要知道,张三丰可是活到了永乐年间!

而永乐大帝,现在都还没出生。

众人的目光,全都下意识的看向了刘福通。

韩山童有了去处,你呢?

这边刘福通也是额头冒汗。

见着这一幕,本不打算现在就安排他们的林道,乾脆顺水推舟。

「刘福通。」

「臣在。」

「罗贯中受命重厘商税,整顿商事。你去助他一臂之力如何?」

「臣~领命~」

儒家的本质就是愚民,将百姓死死锁在土地上耕种。

如此一来,方便管理与压榨。

毕竟百姓越蠢,就越是容易掌控。

看看那些文盲居多的红脖子,看看那些对任何有孔洞物体感兴趣的三哥,都是越蠢就越容易被控制的代表。

林道不同。

他并没有像是历史上绝大部分统治者那般,只将目光放在这一亩三分地上。

他的目光,落在了全世界。

欧罗巴的殖民,是以教派为先导,军队跟进。

林道不用教派,他选择以商业为先导,后续军队跟上。

商人商队,将成为涌向全世界的先导。

他对于商业,因此极为重视。

罗贯中现在就是忙碌此事,整顿元廷那些早已经腐烂不堪,全都是人情世故的商业推动他们向外走出去。

留下人手兵马,在河南各地建立各级衙门,清缴各地山贼土匪,地主豪强,元廷馀孽同时重编当地的红币军,分发田地恢复生产生活。

他自己,则是带着大军继续北上。

自靖康之后,两河之地沦入腹腥之手二百多年了。

红巾军北上,当地许多人,都是以谨慎的态度对待。

「再不北伐,南北之地的汉家子,都要成两个不同的种群了。」

「这些个胡虏,真是春风吹又生。」

「为了避免以后再出现这等事情,必须彻底乾净的解决掉。」

这边林道正在思索,只见蓝玉策马而来禀报「明王1

「傅总兵已破冀宁路(太原)抓获蒙兀老弱妇孺众多,来电询问当如何处置。」

此时徐达与常遇春配合,秋风扫落叶一般横扫了山东各地。

之后按照林道的命令,冲入了河北之地。

林道自己,则是大军入河东。

兵分两路,一起收复两河之地。

担任先锋的傅友德,作战极为勇猛,攻势起来那就是势如破竹。

此时突然询问如何处置俘虏,倒是让林道有些定异。

这不是早就有了成例的吗?

接过电文仔细查看。

这麽一看,才知道是有了新的状况出现。

当地的晋商们,表示愿意出钱来购买这些老弱妇孺。

「晋商?」

虽说后世有不少帮忙洗白的,还拍电视剧啥的。

可但凡是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晋商是什麽样的存在。

一句话概括就是,战乱之时走私卖国。

他将手中的电报,递给了李善长等人传阅「晋商,这是要做什麽?」

虽说人品不咋滴,可李善长的能力却是非常出众。

略作思索,就给出了回应。

「明王,晋商们这是打算转卖去草原。」

「主要是发卖女人孩子,老弱则是添头。」

林道再问「草原上的部落,需要人口?」

「自是需要的。」李善长授须而笑「女人孩子,无论是在哪儿,都不愁买家。」

「就连那些老弱,若是有亲属的话,也可以发卖给大都上都等地。」

「换来了牛羊马匹,卖给汉地的价值可高的多。」

「来回这麽一倒手,就是一大笔的收入。」

这下林道听懂了。

这帮子晋商,真是什麽生意都敢做,什麽都敢往外走私。

「我记得。」林道略作思索「我曾下令,与蒙兀色目人勾结者,皆以通虏论处。」

「草原上的蒙兀人,难道就不是蒙兀人了?他们也是胡虏!」

「这些晋商们,想来是常年与草原上的部落勾连交易,这算不算通虏?」

李善长等人齐齐应声。

「算!」

「既是通虏,那就统统处置了。」

林道嘱咐蓝玉「你记一下。」

「蒙兀色目之众,高于车轮者斩。」

「附庸元廷之豪强地主出兵助纣为虐者,皆破其家,裂其族。」

「通虏之家,一并处置。」

「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