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林燃登月(2 / 2)

PDI也就是动力下降过程,刚才完成的是从绕月轨道进入到低月球轨道。

执行完PDI之后,就是手动控制,手动控制登月舱去进行一个着陆,确保登月舱能够着陆到平坦点。

任务进行到第102小时33分钟,GET 102:33:00,林燃在登月舱内准备动力下降。

文昌控制中心发送PDI预定动作数据:「TIG 102:33:04,Delta-V 2917 fps,姿态Roll 0°,Pitch 55°,燃烧时间756.3秒。

林燃将数据输入导航计算机,确认:「数据已录入,姿态校准中。」

「引擎正常,燃料压力稳定,推力10500磅。」

「TVC校准完成,随时点火。」

随后林燃校准飞行指引姿态指示器,确保飞船以脚朝下姿态对准降落轨迹:「姿态锁定,Roll 0°,Pitch 55°。」

韦旭航从指令舱发送辅助数据:「登月舱,CSM轨道同步,PDI后预计着陆点坐标0.67409°N,23.47298°E。」

林燃回应:「收到。」

文昌控制中心确认:「登月舱,进行动力下降!」

林燃深吸一口气:「收到。」

从来不紧张的教授,此刻内心出现了一丝丝的紧张。

最⊥新⊥小⊥说⊥在⊥⊥⊥首⊥发!

直播间里:「动力下降即将开始!登月进入最后着陆阶段,我们即将创造历史!」

之前一直平静解说的主播,终于有了情绪起伏。

GET 102:33:04,降落引擎点火,初始推力10%,约1050磅,持续26秒,随后增至全推力,约10500磅。

登月舱震动,引擎喷出炽热火焰,减缓飞船速度。

林燃注视FDAI:「姿态稳定,推力方向正确。雷达锁定,高度15公里,速度500米/秒。」

下降初期,飞船以55°俯仰角,脚朝下,引擎持续减速。

「高度10公里,Delta-V 1500 fps。」

舷窗外,月球表面细节逐渐清晰。

GET 102:40:00,高度降至约5公里,林燃报告:「雷达数据稳定,Delta-H 1000英尺。」

随后林燃启动程序P64,俯仰角减至45°,舷窗朝下,提供更好视野。

奥尔德林此时透过舷窗观察:「静海地形平坦,但有些小环形山。」

GET 102:41:00,高度约约7.9公里,登月舱进入高门阶段,距离着陆点约5英里。

林燃调整姿态,确保引擎推力对准轨迹。

然后监控Delta-H,也就是雷达与计算机高度差:「Delta-H 500英尺,趋于稳定「

直播间里小王喊道:「登月舱进入高门阶段,距离月球表面仅数公里,着陆倒计时开始!」

此时远在地球,林燃的亲朋好友,但凡是成长过程中和他有过交集的人,全部都在看着直播,心里捏了一把汗。

尽管只能看到b站的模拟动画,但大家内心的紧张激动兴奋情绪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GET 102:44:00,高度降至152米,林燃通过舷窗观察,发现自动系统引导他们朝一个布满巨石的区域,可能是静海附近某环形山的喷射物。

他立即决定切换控制模式:「切换至P66,我来手动控制。」

手动操作早有准备。

本身这艘飞船的自动导航系统就很落后,在月球表面这种一没完整数据采集,二地面情况复杂的地方,不手动操作才属于少数情况。

林燃迅速调整控制面板。

「P66已激活。」

奥尔德林看了眼燃料:「燃料20%,约120秒剩馀。」

林燃握住控制杆,冷静地说:「我要避开那片巨石区,找个平坦点。」

文昌控制中心通过通讯器:「奔月号,燃料60秒。」

林燃点头,专注操作。他轻轻推动控制杆,调整登月舱的水平速度和方向,避开巨石,寻找平坦区域。舷窗外,月球表面细节更加清晰,尘土开始被引擎气流吹起,形成朦胧云雾。

GET 102:44:30,高度降至300英尺,奥尔德林报告:「燃料15%,90秒倒计时。」

林燃全神贯注:「看到平地了,前方200米。」

他微调姿态,保持下降速率约5英尺/秒。

GET 102:45:02,控制中心提醒:「登月舱,60秒。」

林燃回应:「收到,看到目标区域。」

高度降至100英尺,尘土飞扬,遮挡部分视野,登月舱的影子映在地面。

GET 102:45:32,「30秒!」奥尔德林喊道,声音略带紧张。

老家伙也终于知道紧张了。

林燃保持冷静:「快到了,准备接触。」

高度20英尺,10英尺,尘土如风暴般席卷,模糊了舷窗。

GET 102:45:40,「接触!」奥尔德林喊道。

登月舱的接触探针触及月球表面,指示灯亮起。

林燃迅速关闭引擎,登月舱稳稳着陆,伴随轻微震动。

他深吸一口气,通过通讯器报告:「文昌控制中心,登月舱已安全着陆静海,坐标0.67409°N,23.47298°E,燃料剩馀约25秒。」

「卧槽!教授牛逼!」

「林总牛逼!」

「我们做到了!」

文昌控制中心爆发出热烈掌声,工程师们欢呼拥抱。

这时候就体现区别了,阿波罗科技的工程师们普遍称呼教授。

这是因为阿波罗科技成立之初的骨架,也就是那帮NASA老登们习惯喊林燃教授,然后形成了这样的习惯。

即便开始叫林总的,后续也慢慢改叫教授。

而华国航天的工程师们则喊林总。

负责通讯的指挥官回应:「登月舱,干得漂亮!欢迎来到月球!」

林燃的父亲内心感慨万千,他其实是不支持林燃去报航天专业,在他看来,航天专业怎麽比得上计算机,走业界就计算机,走学术就来学他所在的统计。

学什麽航天,航天出来只能去国企,去了国企之后收入什麽是别想的,荣誉感这一块还得看运气。

结果没想到,果然是强者创造环境。

自己儿子果然是天才,这尼玛创造出来的环境都成啥样了,创造出一个阿波罗科技,直接把自己送上月球了。

而林燃的母亲则没有这麽多想法,只担心自己儿子能不能顺利回来。

李小满除了为林燃感到高兴之外,则在想林燃当年找自己要费边社的徽章没骗她,确实是为了复刻阿波罗工程,然后感慨了一下贝索斯和蓝色起源的有眼不识泰山。

真金摆在面前都白白放跑了。

「历史性时刻!阿波罗科技的太空人成功着陆月球!登月舱在静海完美降落,标志着华国的航天探索新篇章!

我们曾经受到过无数质疑,一年半登月到底是不是又大话,是不是为了拉投资编造的谎言,我们无数次解释,但现在不需要再解释,事实就摆在眼前,我们做到了!

在华国航天的指导下,我们是全球首个登月的机构,即将再次把人类的脚印刻在月球上!

同时我也要说,深度参与此次阿波罗登月工程的申海交大,就是申海No1!」

弹幕清一色的6和泪目。

此刻同济的学生群里群情激奋:

「不是,我们一个个的到工厂里打螺丝,搞组装,现学焊接,帮忙调试3D列印设备,参与发动机制造,现在就他们交大深度参与?」

「是啊,@木子成舟,李导,不是,你得给学校反应啊,学校得向阿波罗科技提出严正抗议!什麽叫交大深度参与,我们打螺丝的校友就不是深度参与是吧!」

「申海No.1我们就不去争了,我们和复旦争争No.2挺好的,可这深度参与可不能让交大给独占了。」

同济校友,尤其是去实习过的,知道有实习这回事的,都纷纷在微信群里开麦,表示这直播间的主播太不够格了,怎麽能完全不提我们同济的贡献呢!

此刻,在交大校长办公室,陈杰丶金利和林中清一起在看直播。

在成功的那一刻,金利弱弱道:「老林啊,我说其实打螺丝也挺好,我们复旦也可以打螺丝。」

林中清笑而不语,陈杰则很是得意,心想看见没,打螺丝的机会都要争取。

着陆后,林燃和奥尔德林相视一笑,松了一口气。

林燃说:「我们做到了,巴兹。」

奥尔德林回应:「是啊,教授,这真是一个伟大的时刻。」

通过舷窗,他们看到月球表面的灰白色土壤丶远处的环形山和宁静的平原,一切显得神秘而壮丽。

林燃通过通讯器向韦旭航报告:「旭航,我们安全着陆了,你那边怎麽样?」

韦旭航在指令舱内回答:「一切正常,指令舱,干得好!我在轨道上等着你们。」

他内心很是羡慕。

随后林燃检查系统状态:「压力正常,电力稳定,无泄漏。」

「地面平坦,适合EVA。」

他们开始执行着陆后程序,为舱外活动做准备。

任务进行到第104小时,GET 104:00:00,林燃和奥尔德林在登陆舱内开始EVA准备。

全球起码有超过五亿民众在等待着林燃出舱的直播画面。

从亚洲到欧洲到美洲,全球的华人都在翘首以盼。

除了华人外,还有不少外国人也在等待着直播。

这是属于全人类的时刻。

病毒的流行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观看人数的提升。

他们穿上飞天太空衣,这种太空衣参考阿波罗A7L设计,采用白色多层材料,点缀红色条纹,胸前绣有中国国旗和任务徽章。

太空衣配备可携式生命支持系统,提供氧气丶冷却和通信功能,重量约85公斤,但在月球1/6重力下感觉较轻。

林燃帮助奥尔德林连接PLSS背包,检查密封圈:「氧气接口锁定,密封正常。」

看着身穿华国国旗标志太空衣的奥尔德林,再回想起60时空,林燃站在更衣室里,对方穿着星条旗的太空衣,希望能在执行任务前和自己有个拥抱。

林燃此刻内心感慨万千。

穿好太空衣后,他们逐项测试PLSS功能。

林燃通过耳机测试通信:「文昌控制中心,登月舱EVA准备,通信测试,听到请回答。」

文昌控制中心回应:「登月舱,信号清晰,准备进行EVA。」

林燃检查冷却系统:「水循环正常,温度22摄氏度。」

然后确认氧气供应:「氧气压力5 psi,预计支持3小时。」

韦旭航从指令舱发送支持数据:「登月舱,CSM系统正常,随时中继通信。」

林燃回应:「收到。」

GET 108:50:00,林燃打开减压阀,舱内空气通过排气口缓缓排出,压力从5 psi降至0,过程持续约5分钟。

仪表盘显示压力归零,林燃说:「舱内压力零,准备开舱。」

二人都深吸一口气:「好了,巴兹,历史时刻到了。」

林燃让出位置,让奥尔德林先走。

奥尔德林不动了:「教授,你先出去。」

林燃疑惑道:「巴兹?」

奥尔德林说:「教授,如果是五十年前的我,会毫不犹豫地先迈出去。

但已经年过九十的巴兹,意识到,名和利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去月球这件事本身。

教授,感谢你,在这段过程中,我反反覆覆思考我的人生,寻找我人生的真正意义。

我比很多人都更幸福,我能够在人生的最后时刻,寻找到生命的意义。

教授,你先请。

两次都是第二出舱,历史同样会记住我的。」见林燃没有反应,奥尔德林又补充了一句。

直播间里:「登月舱即将开始EVA!燃神和巴兹正在减压舱内,准备打开舱门,大家千万别错过!」

GET 108:55:00,林燃拉动绳索,激活登月舱下降级上的模块化设备储物组件。

一架高解析度电视摄像机自动展开,对准舱门,准备记录历史性时刻。

摄像机通过无线信号将画面传回地球,清晰度远超阿波罗11号的黑白影像。

林燃确认:「文昌控制中心,摄像机已部署,画面传输正常。」

控制中心回应:「收到,画面清晰,此刻全球都在观看。」

林燃小心打开舱门,月球表面的壮丽景象映入眼帘:灰白色土壤丶远处的环形山和深邃的黑色天空。

他爬出舱门,站在登月舱的前平台上,环顾四周,随后他抓住梯子,缓缓下降,每一步都小心翼翼。

在梯子底部,他停顿片刻,凝视月球表面,然后轻轻踏下,脚印深深嵌入细腻的土壤。

他通过通讯器说道:「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但却不会成为阿波罗科技的一大步,更不是什麽人类的一大步。

等到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把脚印印在月球上的时候,那才是人类的一大步。

阿波罗科技会做到这一点,会把月球打造成,人类迈向宇宙的前哨基地。

而不是像过去阿波罗登月后,人类时隔五十二年都没能踏上月球土壤那样。

我们会赋予月球更具现实意义的色彩,而不是冷冰冰的航天符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