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朕是不是KTV得有点过了?(1 / 2)

「呃……」马三宝微微愣了愣,但随后就露出一个习以为常的释然表情,平静地应声道:「是,陛下,奴婢安排。」

他是最清楚朱允熥那天马行空的行事风格的了。

更见多了自家主子脸不红心不跳地耍无赖——诶我就随心所欲,诶我就乱来!你闹腾你的我就不搭理你,有本事不进乾清宫来咬我呀!

哦你没这本事,憋着吧!

而马三宝也是一次次看到了这种简单粗暴的处理方法,所带来的便利和效果。

正如朱允熥所说的那样,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不止如此,有时候时间拖久了,下面那帮朝臣担心的,就不是朱允熥有没有玩物丧志了,他们开始担心朱允熥就这麽直接把上朝这个环节就这麽给废了——当今这位开乾陛下无法无天,经常做出违背祖宗的决定,他们还真不敢赌——那天可就真塌了,大明朝堂也真要乱套了。

所以i这种情况,到了最后反而是朝臣们反过来要好生哄着朱允熥:陛下你还是上上朝吧。

这招数屡试不爽。

正所谓招数在精不在多,管用就行。

于是乎……

随着马三宝按照朱允熥的吩咐,直接晓瑜朝臣明天又要开始罢朝了之后……本就骂声一片的应天府上下,愈发雪上加霜。

「又来?他……独夫!独夫啊!」

「上朝的定例是太祖洪武皇帝定下的规制,从前太祖皇帝以身作则,勤于政务,从不懈怠。」

「当今陛下却将此事只当做儿戏!」

「一回两回也就罢了,可这都多少回了?但凡有一个不如意,便将政务都撇到一边去。

「只要是他不想听的,那他是一点不留馀地啊!此岂为明君所为?自古以来那些只知捂着耳朵自以为是的帝王……都是些什麽下场?长此以往……」

「我大明皇朝安定下来才不过三十年,难道真要……唉!」

「……」

好了,先是炼丹司劳民伤财丶伤天害理,接着又是猎场玩物丧志,顺带着胡乱封赏收编锦衣卫,转头撒手罢朝……

条条都往朝臣们肺管子上戳——清流读书人忧国忧民,看到这样一个君王恨铁不成钢;追求进步的看着朱允熥把朝廷官位胡乱赏赐下去,眼红嫉妒……

对于这些声音。

朱允熥: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他躲在乾清宫里清闲快活得很!

直到几天后。

乾清宫门外传来一阵阵小心翼翼丶苦口婆心地劝说:「陛下……诸多朝务堆积,还需陛下与各部大臣群策群力,共同商定,微臣斗胆,请陛下上朝!」

「大明皇朝不可一日无陛下呀!」

「请陛下上朝!」

「陛下……」

朱允熥从来都只看重内里——每日把最紧急丶最该处理的事情理理清楚,确保朝廷各大体系可以正常运转,一切情况都在他的掌控之中,要做的事情也在有条不紊地往前发展……

这就够了,就完事儿了。

所以他从来不拘泥于什麽条条框框丶规矩体统的。

他比谁都坐得住。

可朝中的大臣们却不然,气那当然是气的……看到朱允熥这麽离经叛道,无论是站在什麽立场的人都气疯了。可是各自激情开麦,骂了好几天之后……

终究还得来请。

没办法啊,现在的大明就这麽一个皇帝,固然有先帝的亲皇子,各大藩王就藩大明各处,可当今天的天子偏偏是最名正言顺的,而且给大明换皇帝这种事情……干系太大丶风险太大,谁都不敢轻易动这样的念头,否则可能更万劫不复。

当然更重要的……就算有人心怀怨念,觉得朱允熥并无天子之姿,可一想到当今这位开乾皇帝胡作非为的靠山,就什麽念头都给压下去了……

也是因此,他们又双叒叕……来求朱允熥上朝了。

朱允熥放下自己手里的笔,站起身来,漫不经心地打了个呵欠,伸了个懒腰。

这才瞥了一眼大门口的位置。

挑了挑眉道:「哟,假期又结束咯?罢了罢了,一整个大明皇朝的确事情繁杂,上朝还是要上的。」一边说着,他也就随意理了理自己的衣袍,慢悠悠地朝门口方向踱步而去。

他的目的。

无非就是避免和朝臣之间无谓的口水战,也懒得听他们讲那些什麽乱七八糟的大道理,规矩啊丶体统啊丶祖训啊什麽的。

并非是为了「不上朝」。

虽然朱允熥有自己的节奏和计划。

但在一些繁琐的日常事务上,这些浸淫其中多年的朝臣,却比他更有经验。

所以上朝还是不能省的。

现在朝臣们的态度摆出来了,朱允熥当然乐意和之前一样,顺势而为,重新按照往常的定例上朝,和朝臣议论国事。

门外,相邀而来的朝臣们的声音,还在此起彼伏。

站在门口时候的小太监贴心地替朱允熥打开了乾清宫厚重的朱漆大门,「砰」的一声响起,朱允熥随着大门打开,缓缓出现在房门外广场上请愿的朝臣们视线之中。

看到朱允熥走了出来。

众人的第一反应是:长舒了一口气——嗯,好歹陛下还愿意出来,否则陛下一直不肯上朝,那可就真不知道该怎麽办了。

「微臣等……参见陛下!」

众人先是齐齐见礼,朱允熥不按规矩不讲武德,其他人不能这麽来啊,自然是无论心里怎麽想的,面上都得做足了礼数。

朱允熥伸手虚抬了一下:「免礼。」

随后,众人便立刻认真陈情起来:

「陛下!朝中诸多繁杂事务,其中许多事情,终究还是需要陛下和各部同僚共同商讨才好得出结论,万望陛下莫要荒废了国事朝务啊!」

「正是如此!微臣附议!」

「臣也附议!这是太祖洪武皇帝传下的定例。」

「陛下……」

看到众人这着急的样子,认真的态度,朱允熥心里也明白,这其中的大多数人,终究还是真心为大明着想,是真心希望大明皇朝可以不乱丶不出岔子的人。